为什么要掌握主动权?
掌握主动权的理由非常明确,因为它意味着自由。而自由的本质是什么?自由意味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标生活,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。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真正的自由,而这正是成为“人”的重要标志。那么,为什么要当一个人呢? 答案很简单,因为我们不想让生命白白浪费,想要活得有意义。同样,掌握主动权不仅是个人的需求,国家也需要掌握主动权,因为一个弱国无力维持独立的外交地位。对于军队而言,主动权更是至关重要,因为在战场上,谁掌握了主动权,谁就能够决定战争的走向。正如历史所示,真理常常掌握在大炮的射程内,能掌握主动的力量,就能主导一切。
既然主动权如此重要,那么主动权到底意味着什么?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它的定义:主动权是指在某一领域中拥有主导权,拥有主动权的人,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和规划去行事。它不仅是一种权利,更是一种自由——即自主选择的自由。
展开剩余79%从古至今,无论是国际关系、个人间的较量,还是商场和战场,主动权的获得一直被视为至关重要。《孙子兵法》中曾指出,“善战者,致人而不致于人”,其核心就是掌握主动权,善于调动敌人而非被敌人牵制。无论在何种战场上,真正的指挥者总是能通过调动敌人来掌控局面,甚至在战场上做到“先处战地以待敌者逸,后处战地以趋敌者劳”,这意味着能够自由选择战斗的时机和地点,在最有利的时刻,投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。
1950年9月5日,毛主席在中央第九次会议上的讲话,他说:“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,但如果对方非要打,那就让他们打吧。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。你打原子弹,我就打手榴弹,抓住对方的弱点,不断施压,最终战胜对方。”这番话体现了中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采取的战略方针,这也是从被动局面走向主动局面的关键。通过巧妙的战略调整,中国没有被敌人的强势牵制,而是利用自身优势,逐渐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。
历史上,唐太宗和李靖在讨论用兵之道时,认为“兵法千章万句,不外乎‘致人而不致于人’”,这一核心思想强调的同样是争取作战主动权,不让敌人主导局势。通过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,我们便可以在任何时候主导战局。
毛主席提出的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战略,与孙子兵法中的“致人而不致于人”在理念上高度契合。二者的共同点在于:都强调以自身为主,集中精力掌控局面,寻找敌人的弱点,从而争取主动。那么,这种主动权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呢?
1965年3月,毛主席在会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时,曾生动形象地阐述过这点。他说:“打仗有两条策略,一是‘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’。什么叫‘你打你的’?敌人要攻击我,但总找不到我的踪迹。‘我打我的’是什么意思?就是集中力量打敌人的薄弱部分,迅速解决他。”这段话的意思是,我们不仅要了解敌人的弱点,更要规避敌人的强项。在攻防时,要把握天时地利,以我之优势,攻敌之短板,这样才能使战局有利于我。此时的关键在于坚持“以我为主”,不断创造有利条件,从而掌握主动。
1947年4月的正太战役,毛主席第一次全面提出了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原则。当时的背景是红军准备围歼国民党军,而国民党军从平津地区调兵南援。毛主席指示:“不理会敌人的南援,集中力量完成正太战役,打得敌人毫无反应,战役结束后,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,不受敌人的动作所迷惑,主动打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。”这体现了先打敌人的弱点,后攻敌人的强项,以此掌控战局。
新中国成立后,毛主席在多个场合阐释了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原则的深层含义。他指出:“敌人想打我,打不到;我想打敌人,找准时机,一击必中。”这句话不仅表明了掌握主动权的策略,还揭示了以我为主、以时机为准的军事理念。正如他所说,如果敌人不能吃掉我,我就一定要吃掉他,直到彻底摧毁他。
因此,掌握主动权的核心思想是:
- 以己之长,击敌之短,扬长避短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争取到主动,最终取得胜利。
总结来说,掌握主动权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:
1. 立足自身优势,在敌人进攻时,避免其攻击成功;在我方进攻时,必须确保彻底消灭敌人。
2. 集中兵力进行歼灭战,逐个击破敌人,将敌人消耗殆尽,最后彻底摧毁其战斗力。毛主席曾以“十个指头”做比喻,强调一口一口地消灭敌人,直到敌人完全崩溃。
3. 选择合适的时间、地点和方式,根据实际情况决策,而不是盲目跟随敌人的步伐。
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,虽然力量较强的一方更容易掌握主动权,但即便是处于弱势的一方,只要拥有清晰的战略和正确的执行方法,也完全可以把被动转为主动,最终掌控局势,获得成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